话剧《碉楼·寒燕归巢》“唱”出侨乡味:省级“非遗”开平民歌响彻舞台


来源: 羊城派

文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纪宁 陈卓栋 通讯员 李奇 谭耀广

大型红色原创话剧《碉楼·寒燕归巢》将于8日20点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首演。届时,观众除了感受“侨”味十足的红色大戏外,还能欣赏到江门开平本土原汁原味的“非遗”——开平民歌。据悉,主创团队在创作该话剧时把开平民歌的元素融入音乐当中,让整部剧更有开平民间气息。

特色民歌博采众长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记者了解到,开平民歌曲调明快、语言幽默、旋律优美、形式多样,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生活特色的传统音乐形式,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。

当地艺术工作者介绍,开平民歌是在长期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、具有很强地域特点的民间音乐艺术。早在先秦时期,地处南越的开平便有人居住。历史上中原多次战乱,大批民众避乱南迁,中原文化随之带入。人们口头创作、传唱的民间歌谣与当地的民谣交流融合,逐渐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开平民歌。

据悉,开平民歌的种类繁多,每种歌的起源时间也不相同。从清代和民国时期出版的手抄民歌本可以推断,开平民歌中木鱼歌、夹房歌、女嫁歌、哭丧歌等歌种起源较早,且流传甚广;人们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喃呒(道士)等吟唱的元素,发展了更加新鲜活泼的卖鸡调、小卖鸡,以及禾楼歌、八仙腔、梅花调等歌种,从而大大丰富了开平民歌。

从内容上说,开平民歌有劳动歌、时政歌、仪式歌、情歌、生活歌、儿歌(童谣)等类型;从旋律形态来说,开平民歌包括卖鸡调、木鱼、夹房歌、禾楼歌、八仙腔、梅花调、女嫁歌、哭丧歌、童谣等十多个歌种。

清唱配乐各有特色

从音乐角度上评价,开平民歌曲调明快,旋律简朴优美,一般由复数乐句构成,其唱法大体是“问字取腔”或“按字取音”;演唱者可灵活地按二句词、四句词或多句词为一段,在基本曲调的基础上,运用不断重复、压缩变化、加花等技巧,使曲调更动听;值得一提的是,开平民歌在音阶调式上除了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这五声音阶外,还有一种特殊调式叫“乙凡”调,这种调式相当于广东音乐和粤曲中的“乙凡”(苦喉)曲调,很有特点。

据了解,早期的开平民歌以自娱为主,大多由一人无伴奏清唱;之后,民间艺人尝试用高胡、秦琴伴奏,为民歌增添韵味。20世纪50年代,开平民歌的伴奏乐器增加了扬琴、中胡、二胡、椰胡、长筒、笛子、洞箫,以及沙鼓、京锣、京钹、勾锣等;到了20世纪90年代,又增加了唢呐、古筝等民族乐器,还加入爵士鼓、小号、铜管、电子琴、电阮、电吉他等西洋乐器。

绕梁之声远播海外

目前,开平民歌不仅广泛流传于开平城乡,还伴随着华侨的脚步流传到中国香港、美国、加拿大等地,成为世界各地华侨和开平乡亲喜爱的艺术。

开平艺术工作者认为,开平民歌既具有很强的地域性,又吸收外来文化,这种多元的特性体现出侨乡文化的兼容特质,是维系海外侨胞、港澳台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,具有文化身份认同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。

此外开平民歌还是侨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一定的人类学、语言学、民俗学、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学术研究价值。

2007年4月,“开平民歌(传统音乐)”入选第一批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2013年12月又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凭歌寄意推进剧情

陈才介绍,在话剧《碉楼·寒燕归巢》创作中,开平民歌中的卖鸡调、木鱼歌、夹房歌等元素都充分运用到话剧的音乐创作上,以此再现开平民间生活。

比如在话剧一开始,男女主人公的婚礼上,就唱起了一首夹房歌:“贺喜又贺喜,贺喜新人你,今日新婚真心气,堂前执手拜天地......”富有特点的曲调、原汁原味的乡音、“心气”等地道的方言用词,都能调动起喜庆的氛围,仿佛正在举行一场开平传统婚礼。

开平民歌既可添喜气,又能烘托悲怆气氛。剧中,一首开平民谣“他乡无限恨,乡里隔河山,远离乡境觅理想,惆怅乡台空望眼......”既表达了开平华侨先辈在异国打拼时的思乡之情,又隐喻了男主人公归家之途千难万阻。

纵观整部话剧,开平民歌除了给话剧增添开平本土气息外,也为剧情的起承转合作出恰到好处的铺垫。

结局预告:

1988年春天,开平民歌的歌声悠扬悦耳。

文兴楼内的方欣如看着桃花盛开,思绪万千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

人到中年的司徒天佑,回到文兴楼探望母亲方欣如。他告诉母亲,自己正在写一本革命历史书籍,翻查资料时,查到了一名代号“寒燕”的革命先辈。听到此言,方欣如心内泛起波澜......

与此同时,一位远离故乡数十载的“已死之人”,手捧一盒珍贵的物件,回到开平,回到文兴楼,“终于回家了......”

来源 | 羊城晚报·羊城派责编 | 朱嘉乐校对 | 刘博宇

关键词:

[责任编辑:shsh]

网罗天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