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才是网游成瘾的真正克星


来源: 杭州日报

“叔叔,我不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,我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。”近日,国家电网某微信公众号发表的一篇文章中,一张写有上述内容的“小纸条”引起了广泛关注。

“小纸条”是一名留守儿童写给前往帮扶的志愿者的。这张“小纸条”折射出的是当前不少留守儿童的成长状态:在缺少父母陪伴的情形下,他们可以没有笔、没有纸、没有书包,但不能没有可以打游戏的手机。

在今年的儿童节,这张纸条再一次触动人们的痛点。在当下的社会,沉溺于手机、游戏的岂止留守儿童,而是一个普遍存在。据统计,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.1%,人数约为2404.2万;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,约有12.7%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,人数约为1858.5万。

如何将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从网游成瘾中拉回来,重新回到健康成长的轨道?17名院士在今年儿童节前夕联名呼吁:“包括社交、新闻客户端在内的各大互联网平台,在儿童节这天全面屏蔽网游链接,让儿童节成为‘无网游日’,让孩子们重拾现实生活中的乐趣。”

“让儿童节成为‘无网游日’”,那么儿童节过后呢?其实从家长的角度,最期待的恰恰与院士们的呼吁相反,那就是儿童节这天不妨让孩子玩玩网游,其他日子都是“无网游日”才好。

让我们的孩子远离网游,绝非“屏蔽链接”那么简单,尤其广大家长要有自省的勇气以及责任的担当。有一句玩笑话,从前不离不弃是夫妻,如今不离不弃是手机。手机割裂了横向的人际关系与纵向的代际关系,沉湎于手机是个时代病,不必一味归咎于网游厂家。上行下效,孩子是一面镜子,映射出成年人的麻木与冷漠,不少年轻父母搞不定熊孩子之时,往往以手机敷衍了事,以图一时清净。如果父母们只有在6月1日这一天才想起是不是得干些应景的事儿,是否过于矫情?

什么才是孩子们网游成瘾的真正克星?两个字:陪伴。只有作为父母的愿意扔下手机或者别的其他事由,走向孩子,让孩子享受到关爱,得到比玩游戏更大、更多的快乐,孩子们才能离开手机、走向父母、走向阳光。作为父母,陪伴孩子不仅是一种责任,更应该是一种本能与本性。

关爱,从来都不是“给我一天,还你千年”。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。童年是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的精神故乡,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记忆乡愁。能与父母一起共同感受真实生活的纯粹质感,看花开,等风来,识时令,观星辰,才是最棒的童年。

关键词:

[责任编辑:shsh]

网罗天下